百米井下、地表深处,“石头阵”中摸爬滚打……柴里煤矿综采一区面对西翼3606②工作面地质构造多、矸石量大、局部过薄煤区等特殊条件,严格落实注胶加固、上双网、上板梁等措施,全力以赴将工作面调整到正常层位,实现了正规循环生产,打赢了一场原煤生产“攻坚战”。
由于该工作面过断层调整层位,局部顶板漏矸漏顶、个别支架不正,导致运输阻力大,叠加电器设备长期运行、日检维修任务重等不利因素,使这个工作面成为建矿以来生产周期最长、生产条件特别困难的一个工作面。
“现在全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块难啃的‘硬骨头’上,我们作为矿井‘饭碗子’单位,这场仗我们不能输,也输不起!”该工区党支部书记范余科说。
该工区通过班子会、圆班会、临时沟通会等方式统一思想,共同商讨不同时间段的重点工作、生产任务,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。
该工区面对局部顶板漏矸、掉顶、破碎等不利因素,技术员温道义紧跟现场,抓好层位调整、顶板治理,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规程措施,精准实施打眼注胶。根据顶板情况,采取敷设单层金属网、双层金属网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成本投入。优化劳动组织,集中精干维修队伍,超前做好设备检查、维护、保养工作,利用集中检修时间,更换转载机凸槽,利用日检时间更换坏刮板、老化链条。围绕强化机电基础管理,实施“四定、四保、三杜绝、一挂钩、一兑现”电气设备管理模式,提升运行周期,确保质量可靠。
该工区坚持内外齐抓,打造安全生产标准化“精品”工程,他们明确创建标准、时间节点、项目责任人、工程验收员。成立支架调整领导小组,结合生产班组反馈和现场实际情况,制订支架调整实施方案,明确调架标准、技术规范、质量要求、考核内容和奖罚措施,组织精干力量,逐架调整、校正、验收。
面对两部1000余米皮带采煤时容易淤煤、撒碳、泥水的难题,该工区及时更换损坏托辊,实施集中清理、动态保持、每班验收的方法,彻底根治皮带脏、乱、差现象。对轨联沿线管线吊挂进行网格化管理,料场实施账、卡、物相符,线性管理,有序码放。
区长黄成东把单位当成家,吃住在单位,发挥领头雁作用。支部书记范余科经常到职工宿舍嘘寒问暖,帮助解决生活问题,保障职工队伍稳定、出勤稳定。临近退休年龄的副区长李敏、王桂东依然和职工一起扛单体、维护顶板。班长张琨、张龙、王涛都是80后,带头接顶维护顶板、调整支架,每月出勤都在29个班以上……
“我们工区的干部职工敢于奉献、勇于奋斗,面对极为困难的地质条件,大家肩并肩、手挽手,用智慧和汗水打赢了这场安全生产攻坚战。”黄成东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