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公司名称

您的位置: 首页
专属栏目
枣矿集团

成本管控丨“淘宝记”

作者: 尹丽君   发布日期: 2022年12月15日   来源: 山东能源枣矿集团

看上去毫不起眼的“废铜烂铁”,经过焊接修补,加工制作成“过渡槽”,一举创效180余万元;

因更新换代而闲置“沉睡”的设备,对有价值部件拆解使用,或对设备改造升级,让其“涅槃重生”,节约一笔可观的成本……

在蒋庄煤矿,每天都上演着“变废为宝”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故事。在他们眼中没有废品,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,他们坚持到废料堆里去“淘宝”,通过巧施“点金术”,让旧变新、废变宝,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本管控答卷。

把废物变“宝贝”

已经报废的转载机落地段溜槽,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一堆“废铜烂铁”,但在蒋庄煤矿职工手里,却摇身一变,成为发挥特殊作用的“过渡槽”,在百米井下成了“香饽饽”。

据了解,在该矿83下01工作面即将收尾时,由于SGZ830/400转载机长度制约,无法运输,造成留在该工作面外端的煤柱不能回采。“这根煤柱就是1500余吨煤炭资源,不回采损失的就是真金白银。”该矿总工程师周中平说。

关键时期,该矿机电设备制修厂通过巧施“点金术”解决了这一难题。他们利用报废的SGZ830/400转载机落地段溜槽,通过焊接修复,加工制作成过渡槽,成功降伏制约回采的“拦路虎”,实现创效180余万元。

在该矿选煤厂,“变废为宝”的好戏也时常上演。浮选柱气泡发生器是易损件,一台浮选柱需要24件气泡发生器,一件气泡发生器的造价达1.3万元,如果每损坏一件就换新的,一年成本将高达30多万。

“这样的钱我们可舍不得花。”该矿选煤厂副厂长赵驰说,他们将损坏的气泡发生器进行焊补修复,并自行测绘、加工需要的配件,修复好跟新的一样用,一件修复成本仅200多元。

让“沉睡资源”获“新生”

近年来,随着智慧矿山建设的推进,一些设备不得不淘汰。该矿对淘汰或闲置设备进行“移花接木”“改头换面”,让其重获“新生”。

该矿刚刚投入使用的73下09充填工作面需要一台采煤机,如若购置一台新的少说也要200余万元,而他们另辟蹊径,通过“盘活”闲置设备,节省下这笔开支。

据了解,该矿MG400/930-WD采煤机因设备更新已退出历史舞台,经过鉴定和评价,认定该设备主要部件经过维修升级,能够满足生产能力小、生产强度较低的73下09充填工作面。

“我们对整机进行拆解维修,对关键部位配件进行更换,让它重新轰鸣在百米井下。”该矿综修车间主任周广洋说。

这样的例子在该矿不胜枚举,他们将不同厂家生产的破碎机拆解重新组装使用,节约资金10余万元;对闲置的无极绳绞车、40T刮板输送机进行修复再利用,节约设备购置费用3.2万元……

“设备闲置就是资源浪费,我们充分发挥维修人员的技术优势,让它们重新上岗,今年以来共节约设备购置费220余万元。”该矿机电设备制修厂党支部书记刘政说。

缝缝补补“换新颜”

“新三年、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。各种运输皮带易磨损,需要常更换,该矿坚持“能用旧的不买新的”,通过“拆解再缝补”,让“旧皮带”焕发新活力。

“我们将回收的旧皮带复用到磨损性小、运输量较小的420、285皮带机上,今年以来共复用了400余米,节约了20余万元的材料费。”该矿选煤厂副厂长冯中爱说。

拆解再缝补,排列再组合,是该矿降本增效的又一“锦囊妙计”。“有的采煤机报废了,我们就拆解其驱动轮、导向滑靴等进行维修,复用到其它同一型号的采煤机上。”该矿综修车间副主任张振勇说,他们仅11月份就修复了6件驱动轮、导向滑靴,节约材料费用30余万元。

和报废的采煤机一样,在他们看来,已经报废的绞车也“浑身都是宝”,他们对绞车的闸把、行星架、滚筒等进行拆解、修复后再投入使用,可以节约2万元的材料费。

“‘10元决定企业生死’。我们突出成本在价值创造中的基础作用,加大管控力度,引导每一个‘责任主体’算好正规循环、效率效益、降本增效等大账,将‘节支降耗就是增加收入’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。”该矿矿长殷宪波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