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在83下01外面运输巷创出月进388.8米优异成绩,当仁不让成为矿区今年首个煤巷综掘安全高效快掘标杆迎头。
之后,他们又乘胜追击,在73下09运输巷、83下05-2材料巷分别创出月进418米和月进402米的新水平,再次获评安全高效快掘标杆迎头。
“接二连三”创标成功,是蒋庄煤矿深入落实“安全高效掘进提升年”活动的丰硕回报。今年以来,他们锚定“转型突破”主题主线,面对生产接续的严峻形势,着力提升掘进进尺总量、单进水平和工效,打响掘进“攻坚战”,驶入了“安全高效快掘”新赛道。
打有准备之仗
矿井已开采33年,井下南北战线越拉越长,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,现实困难无时无刻不制约着蒋庄煤矿掘进效能的发挥。“越是条件复杂,越要做好顶层设计,打‘高效快掘’有准备之仗。”该矿副矿长朱伟说。
他们立足“设计最优、系统最简,范围最小”原则,突出接续重点化、区域管理集中化、物料运输专业化,深挖系统创建内功,同时全面推行掘进集中检修制度、专业化队伍建设及“重点头四六制”“普通头三八制”差异化管理,着力推动安全高效快掘一步到位。
针对矿井南北战线长、头面复杂多变的实际,该矿优化开拓布局,合理编排生产接续方案,实施了“重点头+普通头”管理模式,对重点接续面实施重点头管理,人员、政策、资源等全面倾斜,确保重点工作面按期投产。
他们坚持“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”,组建设备安撤、单轨吊施工、高效快掘等专业化队伍,大大提高了掘进效率。组建的2支高效快掘队伍,3次突破枣矿集团综掘煤巷月度创标基础值,月度单进实现由388.8米提升至402米、再到418米的台阶式上升。
推动装备配套升级
以往在传统掘进施工时,大都使用掘进机多人协同牵引机尾,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都比较低。
“原来我们移动机尾时需要2名综掘机司机和1名转载机司机互相配合,费时费力又不安全。”该矿综掘二区区长惠祥利告诉笔者,为改变这一现状,他们推广应用了自移式机尾及机尾自动伸缩装置,仅需1人遥控作业就可完成牵引机尾、延伸皮带等一系列工作,还比以前节省了20多分钟的时间。
这是该矿打好掘进攻坚战的又一“杀手锏”。他们立足精准装备配套,创建了以新型机载前探临时支护装置、干式除尘风机、自移式机尾及机尾自动伸缩装置、单轨吊梁施工钻车等装备为核心的高效快掘作业线,实现了安全、降本、提效。
李阳是该矿综掘二区的一名锚网支护工,以往在进行锚网支护时,不仅要考虑是否进行临时支护,还要挂防护网,工序繁多且安全系数也低。如今,他们通过自主设计,装备应用了新型机载前探临时支护装置,让“李阳们”用起来很是得心应手。
“这套装备既能护顶又能护帮,仅需一人操作控制阀组,省去人工抬钻打眼、端头下部防护网施工生根等工序,支护强度高又安全高效。”李阳高兴地说。
创新赋能快掘加速
在掘进施工中,掘进工艺决定着掘进效率。蒋庄煤矿以创新为“源动力”,在施工方法、支护管理、顶板管理、技术管理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。
由于该矿当前井下短线工程多,导致开门拐弯施工多。以往在进行开门施工时,大都采用传统炮掘开门及大跨度开门,安全隐患大、工作效率也低。
“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,我们创新实施掘进机配合侧卸式装岩机及过渡转载、可调式转向二运转载等施工方法,提高了综掘开门施工效率。”该矿综掘一区主管工程师彭浩说。
采用这一施工工艺,在63下01-1运输巷、83下05-2切眼等地点大角度开门施工时,开门拐弯由原来每班掘进1米提高至每班2米,而且避免了炮掘开门对顶板的破坏。
为提高支护效率,该矿进一步完善了矿井锚杆支护体系建设,推动支护技术、支护参数革新,使支护管理更加科学。同时,他们在顶板管理可视化和技术管理超前化方面加大创新力度,进一步提高了掘进施工效率,跑出了一条具有蒋庄特色的开“拓”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