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公司名称

您的位置: 首页
专属栏目
枣矿集团

外部开发20周年·开拓创新篇 ② | 山东能源打造海外国际化发展新典范

作者: 孔斌 张博 徐涛 窦成涛 辛扉 王旭 高云   发布日期: 2022年12月09日   来源: 山东能源







经济全球化背景下,打造国际化企业势在必行。多年来,山东能源坚持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国企担当,积极稳妥推进海外产业开发建设,全球产业链布局能力、国际竞争实力日益凸显,企业国际化发展成为国企“走出去”新典范。



2004年12月,兖矿集团依托成熟的综放开采和防灭火技术,投资2300万美元,收购并成功运营澳大利亚澳思达煤矿,成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去开发海外煤炭资源的企业,也是第一家成功将煤炭开采技术输出发达国家的中国企业。

兖煤澳洲澳思达煤矿矿长兼通风官 布鲁斯·卡尔德伍德

在兖矿集团接管澳思达煤矿之前,由于地下自燃和火灾事故,该矿已处于封闭状态。我们借鉴了中国的经验,协助我们制定最佳的操作规程,帮助我们重新开发矿山,实现安全可控,从而大大降低了再次发生重大井下事故的可能性。


由于中澳两国在文化背景、法律法规、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,如何在跨国运作中快速融入当地人文环境,是摆在兖煤澳洲团队面前的重要课题。为此,他们严格遵守澳洲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,并给予外方人员充分自主权。目前,公司派驻员工7人,当地雇佣3603人,员工本地化达到99.7%以上,真正实现了“澳人治澳”。


兖煤澳洲技术支持与重大项目执行总经理 弗兰克·富勒姆

澳大利亚和中国共享同一个世界,虽然我们在地理上是分开的,但我们的未来是紧密相连的。在兖矿能源的指导和支持下,兖煤澳洲建立了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企业形象,抓住了发展所需的机遇,并建立了澳大利亚和中国元素和谐融合的独特企业文化,我们称之为“共建一个兖煤澳洲”。



中国企业赴海外开发的道路从来都是九曲蜿蜒,兖煤澳洲也不例外。兖矿集团进军澳大利亚伊始,实施的是高负债运营策略,一直承担着较为沉重的利息费用,这一“诟病”到2013年爆发到顶点。同年,受全球煤价暴跌影响,兖煤澳洲公司出现了历史性巨亏,资产负债率高达80%以上,已经到了生存的边缘。


面对绝境,兖矿集团断然打出一连串“组合拳”,对兖煤澳洲生产运营展开彻底整顿。



2014年

兖煤澳洲启动“金帆项目”,发行18亿零51万美元永续可转债,资产负债率从2013年的87.23%降至66.74%。

2016年

兖煤澳洲发起代号为“凤凰”的资产证券化项目,运用自身资产执行证券化融资,打破融资瓶颈,拓展融资渠道。

2017年

兖煤澳洲布局“大圣”项目,对力拓联合煤炭公司实施并购。通过优质资源并购,改善了兖煤澳洲资产状况,提升其“造血”能力,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。

2018年

兖煤澳洲实施“猎鹰”项目,完成港交所IPO,兖煤澳洲成为首家在澳交所与港交所两地上市中资国有企业。


兖煤澳洲财务总监 张磊 (在香港上市时的采访)

通过此次上市,把海外优质的矿产资源与亚洲的投资者紧密相连,创造了一个新的合作机会。



兖矿集团作为我国第一家“走出去”的煤炭企业,累计在澳大利亚投资40.1亿美元,实施7次资本运作,获得煤炭资源量53亿吨、铝土矿勘探资源2.62亿吨。拥有9个生产矿井、4个煤炭资源勘探项目,兖煤澳洲已成为澳洲最大的独立煤炭上市公司,历经18年发展成为山东省在澳洲投资规模最大、资产总量最多、发展潜力最好的企业。


山东能源副总会计师 兖煤澳洲副董事长兼执委会主席 张宁

当前我们兖煤澳洲全体中外员工正在按照两级公司的战略部署,积极打造澳洲煤企最佳运营典范,坚定不移做大做强煤炭主业,力争尽快实现产量过亿吨的战略目标。



大洋洲厉兵秣马,南美洲也是捷报频传。多年来,南美公司始终践行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在南美这块机遇和挑战并存、金属矿业资源富足、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,紧抓政策机遇、抓有利于我,成功运作实施了一批项目,展现了良好的责任国企品牌。


2016年,该团队来到了被称为“赤道之国”的厄瓜多尔,克服了来自身体上的不适、精神上的枯燥以及众多的全球同行业知名竞争对手,以强劲的技术优势成功获取了厄瓜多尔520平方公里的铜、金矿矿权。


南美公司党总支委员、常务副总经理、安全总监 王扬州

在南美洲获得矿权,是为了更好打造山东能源“金属产业板块”,也是有效促进山东能源国际化发展进程,资源结构更加丰富。今后,我们将紧扣“南美基地”建设目标任务,在国内以物探、钻探以及铜石金矿开发等项目的稳固发展,助力境外项目并购、协助加拿大钾盐开发,进而带动国内业务走出国门,实现国内外双轨并行发展,以国内助力境外开发、境外反哺国内发展,形成国内国外联动发展格局。



多年的海外深耕,让山东能源不断优化国外布局,拥有煤炭、钾盐、有色金属等产业,实现从单一市场到多点布局的跨越。截至目前,山东能源有14家境外机构,截至2021年12月底,境外资产合计人民币669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