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公司名称

您的位置: 首页
专属栏目
枣矿集团

新煤公司主动应变、破题攻坚,探索集约高效新路径

作者: 姚中林、高月任   发布日期: 2022年05月13日   来源: 山东能源枣矿集团

二季度,新煤公司进入生产调整的过渡期。面对采场转移带来的接续紧张、生产困难、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,如何变被动为主动、确保接续稳定、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,成为摆在该公司干部职工面前的首要命题。

“要突出接续调整、系统重构、队伍调优,积极探索集约高效新路径,以减亏增盈、提质增效的新成果来检验工作的新成效”。新煤公司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王士奎说。

科学组织,集约高效生产

集约高效是矿井发展的重要支撑。面对二季度搬家倒面频繁、采掘衔接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,如何保持产量不降、势头不减、接续平稳?

“找煤扩量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关键,系统优化则是保证长远效益的关键。”王士奎说,要树牢“系统优化无穷尽”的观念,抓住系统、装备、人员三个关键节点,对生产设计、生产要素、生产流程、劳动组织全方位优化。

为发挥更佳功效,该公司配套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,在安全先于一切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布局,科学制定各工作面采掘衔接计划,重新谋划矿井中长期开拓接续,对13采区3煤及3上煤、3下煤层、16煤层以及厚煤层遗煤工作面、大巷煤柱回收及矿井接续进行分析论证,最大限度寻找煤量,做到能采尽采。

在加快3101上工作面边采边撤的同时,优化13上06工作面积极推广安撤叉车、液压起吊装置等安撤专用系列化装备及集中拆解、集中组装、整架运输新模式,实现安全快速回撤;围绕提升单进水平,积极打造“大功率掘进机+干式除尘风机+自移机尾+胶带集控”岩巷快掘作业线;推广锂电池单轨吊的敷设应用,构建网格化单轨吊运输模式,降低了劳动强度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
精细管理,提升发展质效

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面对困难和挑战,该公司积极践行“理性、信心、担当、底线”要求,在理念灌输、成本管控、产品销售上狠下功夫,将一项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付诸行动,使企业“脉搏”坚实有力。

“好钢要用在刀刃上。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,企业经营形势异常严峻。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更加重要的地方,‘看米下锅做饭’,不能有‘家大业大,浪费点没啥’的思想。”该公司经营副总师颜廷超说。该公司制定下发降本增效方案及经营承包、工资管理、风险防控、挂钩激励政策等系列配套文件,逐级签订经营承包责任书,通过提升管理、严控支出、强化考核,建立细化、量化、数字化的成本倒逼和考核机制,让“人人都是经营者,岗位都是利润源”“捂紧钱袋子,过好紧日子”“节约一分钱,就增一分利”成为全体职工的行动自觉。

过硬的产品是煤炭销售的基础。该公司成立技术团队,根据16煤煤种特点,结合重点客户需求,在确保电煤发运的基础上,大力开发产销对路、经济适用的精煤产品,为用户提供能源综合利用解决方案。在此基础上,将采场、现场与市场直接对接,每月召开产销联席会议,找准采场与市场的结合点、产量与质量的平衡点,调控生产布局,设计配采比例,以销售结构确定洗选加工品种、以洗选品种确定原煤产量和质量,形成了产销深度协同互补的大格局。

走出去创业,增强发展动力

“从当前行业所处的大环境来看,赴外创业已成为资源型企业的常态。只有积极走出去,找米下锅,才能保证我们的职工持续过上好日子。”该公司工资科负责人王长山说。

今年春节刚过,该公司选派首批25人专业化队伍,承揽港口输煤栈桥维运项目,迈出了2022年“走出去”创效第一步。这也是该公司解放思想、变革突围,解决富余人员问题的新尝试。

“面对战线收缩、产能下降的影响,只有认真践行集团公司‘转型突破’的要求,切实解放思想,突破传统思维模式,积极‘走出去’,才能找到发展新路,保证职工收入不减、矿井稳定。”王士奎说。

据介绍,下一步,该公司依托队伍、技术和管理优势,组建更多的专业化队伍,通过矿井托管、承包生产、劳务技术输出等方式,积极开发异地技术服务和劳务项目,促进矿井由“提供煤炭产品”向“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”转型,走出一条变“包袱”为资源的创新之路,为矿井可持续发展赋予了新动能。